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手术科室 > 普通外科 > 健康教育

科普 || 胃,你好吗?

来自: 本网 时间:2023-12-29 点击率:

 作者:杨小景

 胃的健康概念胃,你好吗?

  

  现代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大部分人的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等胃部疾病都会出现,慢慢地就可能会发展成癌症。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 2:1。胃癌如果及早发现,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在胃癌发病早期是有报警预兆的,只是很多人将症状表现与普通胃病混淆在一起,导致治疗时机被延误。可见,人们只有正确认识胃癌相关知识,才能及早到院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病因】

  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地域环境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7b0a20202020227069636672616d65646573223a20222670666d38333234343232323938262673707432312d312626626474303026267764743235353026266f726773697a6536303132362e3838262670667431333326220a7d0a林人小屋的自制熏香肠2. 饮食习惯 长期食腌制、熏、烤食品者胃癌的发病率高,可能与上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高有关。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也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3. 幽门螺杆菌感染 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HP 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 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并通过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HP的毒性产物如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玻璃胃,细菌肆虐

  

  

  4. 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胃癌的癌前疾病是指一些使胃癌发病危险性增高的良性胃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炎等。癌前病变指容易发生癌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但其本身尚不具备恶性改变。

  5. 遗传和基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研究发现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

  【临床表现】

  1.症状 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隐痛、嗳气、反酸、进食后饱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日益加重,常有上腹疼痛、食欲缺乏、呕吐、乏力、消瘦等症状。不同部位的胃癌有其特殊表现。

  前后的饮食类型呕吐笑脸

  

  

  

  2.体征 胃癌早期无明显体征,可有上腹部深压不适或疼痛。晚期可扪及上腹部肿块。若出现远处转移时,可有肝大、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

  【辅助检查】

  1. 胃镜检查 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直接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

  2. X线钡餐 目前多采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优点是痛苦小,易被病人接受;缺点是不如胃镜直观且不能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

  3. 螺旋CT 可判断胃癌病变范围、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

  4.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 是利用胃癌组织对 氟-2-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对胃癌进行诊断,还可判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病灶的情况。

  5.实验室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常呈持续阳性。部分病人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125可升高,但无助于胃癌的诊断,目前仅作为判断肿瘤预后和治疗效果的指标。

  【处理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对中晚期胃癌,积极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健康教育】

  1. 胃癌的预防 积极治疗HP感染和胃癌的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胃溃疡;少食腌制、熏、烤食品,戒烟、酒。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如大便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等。

  2. 适当活动 参加适当的活动或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 复诊指导 胃癌病人须定期门诊随访,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注意预防感染。术后3年内每3-6个月复查1次,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1次。内镜检查每年1次。若有腹部不适、胀满、肝区肿胀、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时,应随时复查。

  胃,希望你每天都好!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